佳讯飞鸿通过参股臻迪科技(持股约20%)深度布局深海机器人领域,双方在技术协同与商业化应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一、技术协同与产品研发
1. 技术合作:
佳讯飞鸿提供军工级通信技术(如水下5G通信模块、卫星导航系统),而臻迪科技则专注于全谱系水下机器人(AUV/ROV)的研发,拥有超过1500项专利,覆盖导航控制、传感器融合等关键技术。双方联合开发了高性能水下机器人,如“海神”系列AUV(最大下潜深度6000米)和“小海鳐”系列ROV。
2. 产品性能:
• “海神”系列AUV:对标国际先进产品,国产化替代率超68%,应用于深海资源勘探与能源开发。
• “小海鳐”系列ROV:在南海可燃冰试采项目中提升作业效率30%,并用于深海油田巡检,替代传统高危作业。
二、商业化应用
1. 资源勘探与能源开发:
• 参与南海可燃冰试采项目,完成海底地形测绘与实时监控。
• 服务中海油,进行水下管道巡检,显著降低作业风险。
2. 海洋新基建:
• 联合华为、中国移动参与深圳大鹏湾海底数据中心(UDC)建设,提供水下机器人检测与配电监控系统,项目PUE值低至1.12。
3. 国际市场拓展:
• 与印尼国家石油公司(Pertamina)签订3年服务协议,为其纳土纳海域油田提供水下管道巡检解决方案。
三、政策支持与市场地位
1. 政策红利:
• 深度参与国家“溟渊计划”(2023-2030年),承担深海机器人国产化装备研发任务。
• 2025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首次将“深海科技”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佳讯飞鸿作为技术协同方,受益于政策支持。
2. 市场地位:
• 臻迪科技是全球唯一实现水下机器人规模化量产的企业,年产能超10万台,客户覆盖中海油、中船重工及东南亚能源企业。
• 佳讯飞鸿通过技术绑定,跻身深海装备国产化第一梯队,2024年相关订单规模超15亿元。
四、未来展望
1. 技术突破:
在长续航、高精度探测、深海耐压材料等方面持续取得突破,提升产品性能。
2. 分拆上市:
臻迪科技计划2028年登陆科创板,估值或超200亿元,进一步强化佳讯飞鸿的深海科技布局。
五、风险与挑战
1. 技术风险:
深海机器人技术复杂,研发周期长,技术突破存在不确定性。
2. 市场竞争:
随着市场发展,竞争加剧,可能面临市场份额和利润率的压力。
六、总结
佳讯飞鸿通过参股臻迪科技,在深海机器人领域形成了技术协同与商业化能力,成为深海科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。未来,随着深海资源开发和海洋新基建的推进,公司有望实现更大发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