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一中路官方网站
|
设为首页
|
会员中心
|
我要投稿
|
RSS
首页
每日一股
个股研究
概念题材
盘中机会
研报
财经热点
观点分享
您当前的位置:
首页
>
财经热点
广东报告猩红热发病1542例,无疫苗可预防!
时间:2025-04-20 20:45:07 来源: 作者:
财联社4月20日讯,近期广东、湖南等地猩红热发病病例有所增加,在尚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,如何正确认识猩红热并科学进行预防受到较高关注。
4月14日,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3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,其中,3月广东省报告猩红热发病数为1542例,较2月增长641例。
4月17日,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胡燕表示,近期该院儿科门急诊接诊的猩红热患儿数量有所增加,“今年南方春天比较干燥,有利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的存活和传播。”
4月18日,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提醒,近十年来,猩红热的发病数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上升趋势,按照广州市往年流行特点,广州市在4-6月份会出现猩红热季节性流行高峰。
什么是猩红热?
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(Group A Beta-Hemolytic Streptococcus,GAS)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属于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。
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冬春为高发季节。人群对猩红热普遍易感,以3-9岁儿童高发。成年人一般不易发病,老年人、基础性疾病患者、合并病毒感染者、孕产妇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患病风险高。
猩红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如咳嗽、打喷嚏等行为即可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食物传播。
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,使用青霉素类、头孢类抗生素可以轻易将A族链球菌杀死。一旦确诊为猩红热,需要遵医嘱规范用药,一般预后良好。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缩短疾病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,也可减少心肌炎、肺炎、脑膜炎、急性肾小球肾炎、风湿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。
感染猩红热后通常会出现哪些症状?
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,感染猩红热后会有以下临床表现:
1.发热。多为持续性,体温可达39℃左右,可伴头痛、全身不适。
2.咽峡炎。表现为咽痛、吞咽痛,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渗出液。
3.皮疹。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,从耳后、颈部,然后迅速蔓及躯干和四肢;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上均匀分布,压之褪色,伴有痒感,消退后皮肤会脱屑。
4.舌苔变化。病程初期舌覆白苔,红肿的乳头凸出于白苔之外,称为“草莓舌”,2-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,舌面光滑呈肉红色,乳 头仍凸起,称“杨梅舌”。
猩红热的典型临床表现 “猩红热样”皮疹 和“草莓”舌 (图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)
尚无有效疫苗 猩红热应如何预防?
猩红热目前无疫苗可预防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病原传播,可采用以下方法:
1.咳嗽、打喷嚏后以及准备食物或进食前,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按规范流程洗手,也可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;
2.咳嗽或打喷嚏时,要用纸巾捂住口鼻;
3.进入人多密集场所、封闭或空气流通差的空间时,应科学佩戴口罩;
4.家庭居室内注意空气流通;
5.避免与患者共用杯子、餐具等个人物品;
6.均衡饮食,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、提高免疫力。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
共有
条评论
用户名:
密码:
验证码:
匿名发表
推荐文章
比亚迪疯了!这个板块即将被暴力开启!
比亚迪疯了:2024年度拟10送8转12派39.74元
关税反制---国产大飞机替代篇(附股)
2025年4月22日(周二)每日一股:航发科技
央行等四部门: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(CIPS)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
康比特:25年一季报收入持续高增,多个产品销量全网第一!
广东报告猩红热发病1542例,无疫苗可预防!
北交所已公布业绩(2024年度和2025第一季度)个股排名
下周(4月21日-25日)机会提示(图文)
康比特:内销登顶!京东火力全开,阿里介入合作,全力发展电商!
热点文章
比亚迪疯了!这个板块即将被暴力开启!
比亚迪疯了:2024年度拟10送8转12派39.74元
关税反制---国产大飞机替代篇(附股)
2025年4月22日(周二)每日一股:航发科技
央行等四部门: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(CIPS)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
康比特:25年一季报收入持续高增,多个产品销量全网第一!
广东报告猩红热发病1542例,无疫苗可预防!
北交所已公布业绩(2024年度和2025第一季度)个股排名
下周(4月21日-25日)机会提示(图文)
康比特:内销登顶!京东火力全开,阿里介入合作,全力发展电商!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
站内搜索:
新闻
下载
图库
FLASH
电影
商品
文章
分类信息
高级搜索
网站首页
|
关于我们
|
服务条款
|
广告服务
|
联系我们
|
网站地图
| |
WAP
六一中路官方网站,模仿必究!
niupao.cn
牛跑网
© 2002-2025
闽ICP备2023018647